怎样认定侵犯肖像权
侵犯肖像权的行为通常需要满足以下两个主要条件:
1. 未经本人同意 :使用他人肖像前未获得权利人的明确同意。
2. 以营利为目的 :使用他人肖像是为了商业利益或其他经济收益。
然而,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,在这些情况下,即使未经本人同意,使用他人肖像可能不构成侵权,例如:
新闻报道 :在报道新闻事件时,为了报道的需要,可能会使用到相关人物的肖像。
国家机关履行职责 :国家机关在执行公务、法律适用等必要范围内使用个人肖像。
展示公共环境 :为了展示特定的公共环境,可能会使用到在该环境中的人物肖像。
正当舆论监督 :在行使正当舆论监督权时,可能会使用到被监督对象的肖像。
社会公共利益 :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,如通缉犯罪嫌疑人或报道已判决案件,可能会使用到相关人员的照片。
证据使用 :在司法程序中,作为证据使用个人肖像。
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 :在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目的下,在限定范围内使用他人肖像。
如果未经本人同意且不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,但符合上述例外情况之一,则不构成侵犯肖像权。
需要注意的是,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可能会导致民事责任,包括停止侵害、消除影响、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等。如果肖像权受到侵害,受害人可以依法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侵犯肖像权的民事责任有哪些?
如何避免侵犯他人肖像权?
肖像权受到侵害如何维权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