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债券代码规则

债券代码规则

债券代码规则

债券的编码规则因不同的市场和债券类型而有所不同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债券编码规则:

国债编码规则

上海交易所 :

2007年之前:`01` + 年份 + 期数(如`21国债12` -> `010112`)

2007年之后:`019` + 年份尾数 + 期数(如`11国债10` -> `019110`)

深圳交易所 :

`10` + 年份 + 期数(如`11国债10` -> `101110`)

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编码规则

通常根据企业或金融机构的发行档次代号和当年发行的总期数编排,规律性相对较弱。

银行间债券编码规则

主要由10位数字组成:

前两位代表债券的发行者(如省级财政局或全国性金融机构)。

接下来的两位代表债券的品种(如金融债、公司债、中期票据等)。

紧随其后的两位代表债券的期限(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)。

倒数第二位代表发行的批次。

最后一位代表校验位。

可转债编码规则

上海交易所 :

`11` 或 `12` 开头,具体格式为 `11xxxx` 或 `125xxx`、`126xxx`、`128xxx`。

深圳交易所 :

`125`、`126`、`128` 开头,具体格式为 `125xxx`、`126xxx`、`128xxx`。

可转债证券简称的命名规则是“××转债”,其中“××”对应的是挂牌证券的前两个汉字。

国债代码组成

第1-3位表示中国政府发行债券。

第4位表示是否是中国市场上市债券。

第5位表示国债的期限分类(短期、中期、长期)。

第6-7位表示发行的年份。

第8-9位表示当年内发行的序号。

第11位表示券面形式。

第12位表示付息方式。

第13-14位表示期限。

第16-21位表示债券到期时间。

以上信息提供了不同市场和债券类型下的编码规则概览。请注意,这些规则可能会随着时间和市场实践的变化而变化,具体信息应以最新的官方发布或相关金融市场规定为准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债券代码的国债代码如何区分?

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的编码规则有何不同?

银行间债券的编码规则具体是怎样的?